10 Nov 2025
科學跑步深度讀|跑者的能量管理課:補給、營養與身體「發電力」
出自:【極速臺北馬拉松訓練營】營養講座
主講:Younger 你的生理數據顧問 執行長 Verna 林依妘
許多跑者都有這樣的困惑:訓練照表跑、配速穩定、飲食也不算差,但總覺得力氣不夠、恢復慢、或比賽前幾天特別沒精神。
這時候問題可能不在肌肉,而是「能量系統」出問題。
Verna 在講座中提到,人體的能量來自每個細胞裡的「發電廠」──粒線體。
當粒線體效率下降,就算你吃進足夠的碳水或蛋白質,身體也無法有效轉化成能量。想要訓練穩定、表現進步,關鍵是讓身體會「發電」。
身體的發電廠:粒線體的角色
粒線體是製造 ATP 的地方,也就是我們活動所需的能量來源。
當粒線體健康時,身體能穩定運作;但當它受到壓力、睡眠不足、營養缺乏時,就會出現能量短缺。
最常見的狀況包括:
-
明明睡夠,卻還是疲累
-
長跑後肌肉痠痛延續兩三天
-
訓練時專注力下降、動作效率不佳
Verna 提醒,想讓身體的「發電效率」維持在高檔,需同時做到三件事:
-
提供足夠燃料:吃進能讓粒線體良好運作的碳水化合物、B 群與鐵。
-
降低氧化壓力:補充維生素 C、Omega-3、各色蔬果中的植化素。
-
維持效能穩定:確保睡眠品質、攝取鎂與維生素 D3,幫助放鬆與修復。
當三者達成平衡,訓練時的「電量」會更穩定,恢復也會更快。

【極速臺北馬拉松訓練營】營養講座|粒線體是身體的「發電廠」,將食物與氧氣轉換成能量 (ATP),支撐每一步的穩定與耐力。
營養是訓練的一部分
Verna 特別強調:「營養與補給就是訓練的一部分。」
能不能跑快、能不能恢復,都取決於身體是否有足夠的燃料。
-
碳水化合物:是主要的能量來源,決定你能跑多久、配速能維持穩定。
-
蛋白質:是修復與重建的原料,訓練後 30 分鐘內補充,能讓肌肉修復速度加倍。
-
脂肪: 日常活動能量來源,也是長時間耐力的燃料 ,特別適合中長距離跑者。建議平時多攝取酪梨、堅果、魚油等優質脂肪。
-
水與電解質:維持體溫、神經與肌肉運作,以及血液傳輸效率 (水佔血液比例 50-60%)。
她常對跑者說:「你怎麼吃,就會決定你怎麼跑。」
若日常營養沒跟上,再好的課表也很難發揮完整效果。

跑者最容易忽略的營養關鍵
下列這些營養素能幫助身體穩定發電,也能避免訓練後的過度疲勞。
|
營養素 |
功能 |
建議補充方式 |
|---|---|---|
|
B 群 |
幫助碳水轉換為能量,支持粒線體運作 |
每天補充活性型 B 群 (P5P、MethylB12),早晨或訓練前吸收最佳 |
|
維生素 D3 |
調控代謝、抗發炎 |
每日2000–4000 IU,可搭配 K2 (MK-7) 以促鈣質利用 |
|
鐵 |
攜氧能力核心,影響耐力與疲勞 |
女性與素食跑者尤其容易缺鐵,建議補充胺基酸螯合鐵,搭配維生素 C 幫助吸收 |
|
CoQ10 |
粒線體的「點火器」,幫助能量合成 |
運動前或早餐前補充,能明顯提升穩定輸出 |
|
鎂 |
幫助肌肉放鬆與穩定神經系統 |
睡前補充或搭配運動後電解質,幫助放鬆肌肉、舒緩壓力 |
|
Omega-3 |
抗發炎、促進恢復、維持細胞彈性 |
每日攝取 1000–2000mg rTG 型魚油,持續 4 週以上效果更明顯 |
|
維生素C/植化素 |
抗氧化、保護粒線體免受自由基損傷 |
每餐加入不同顏色蔬果 (苦瓜、黃椒與紅椒、紫高麗、奇異果等) |
|
肌酸/BCAA/核糖 |
幫助延緩疲勞、促進肌肉修復 |
高強度訓練期可分次補充,建議搭配蛋白質攝取 |
提醒: 補給不是越多越好,而是要「針對你的訓練階段與恢復狀態」去補。
水分與電解質:最容易被忽略的能量來源
即使吃得再好,若水與電解質不夠,體能還是會提前下滑。
Verna 的建議:
-
日常飲水:每日飲水量=體重(kg) × 35~40 ml
-
運動前 1–2 小時:喝 400–600ml 水
-
運動中:每 15–20 分鐘補 150–250ml
-
運動後:每減 1 公斤體重,補回 1.5 公升水
-
電解質:每升水含鈉 400–800mg (高溫與長距離需再增加)
提醒:運動飲水「不計入」日常飲水量。
當水分足夠、電解質平衡,肌肉狀態更好、心率表現更穩定、散熱更有效率、疲勞感會大幅下降。

用數據觀察你的能量狀態
除了主觀感覺,Verna 也鼓勵跑者用數據觀察自己的恢復情況:
-
HRV (心率變異度) 在基線範圍 → 代表恢復力佳
-
安靜心率 沒有異常過高或過低 → 能量系統穩定
-
深層睡眠+REM 睡眠佔 40–50% → 代表身體修復充足
當這些指標開始下降時,就該檢視是否睡得夠、吃得對、喝夠水。

【極速臺北馬拉松訓練營】|HRV (心率變異度) 能反映身體的恢復與壓力狀態,數值越穩定,代表能量系統越平衡、訓練恢復越良好。
補給不只是吃營養品,而是幫身體「充電」。穩定的能量來自正確的營養、足夠的休息,建立起有效的發電系統。
當身體燃料充足、電池健康、粒線體運作順暢,你的跑步不僅更快、更遠,也會更輕盈。
更多 IR SPORTS 課程與訓練資訊,請參考:
課程、活動與訓練營
跑步科學,讓努力看得見!
